1、邢作霞,女,1976年生,沈阳工业大学新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辽宁省兴辽英才C类优先支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执行负责人。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专家,辽宁省能源动力教指委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后。优秀党员。研究方向:新能源控制与并网技术、多能源互补与储能消纳技术、海上风电机组柔性控制技术(电力系统、智能先进控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国家能源局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外专局重点专项项目3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重大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平台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市级人才资助计划2项;主持国网科技部项目4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8,6完成人);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4,6人);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1,2,5,5人);机械联合协会奖励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第1,4完成人)。代表著作《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固体电蓄热与新能源消纳技术》、《风能转换原理与技术》等。申请发明专利150余项,授权30项,发表论文140余篇,EI 、SCI检索收录期刊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风电类国家标准4项、电热储能类行业标准2项。
2、胡博,男,1972年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数字化,电力营销,配用电技术。曾获“中国电机工程青年科技奖”、“辽宁青年科技奖”、“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奖励和荣誉;并当选为“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专业领军人才”、“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技术专家”等专家和人才称号。
3、赵庆杞,男,1966.02,研究员,工学博士,2008年于东北大学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供电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电力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4、田艳丰,女,1971,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于沈阳工业大学电机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2000年于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于沈阳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5、井艳军,男,1982.04,讲师,工学博士/研究生,2004年于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沈阳工业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
6、王刚,男,1978.09,工学硕士,2002年于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于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国网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中心主任。
7、王顺江,男,1979.06,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2002年于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9年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辽宁省百人才。
8、宋云东,男,1978.07,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2002年于黑龙江科技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于沈阳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于沈阳工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获得博士学位。牵头或参与相关科技项目12项;荣获各类成果奖8项,其中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荣获国网辽宁省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称号。
9、张强,男,1982.01,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2004年于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0、李胜辉,男,1982.02,工学硕士,2005年于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于沈阳工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任国网辽宁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系统技术室主管,电网技术中心党支部宣传委员,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委会委员,IEEE PES中国区委员会电力系统测量与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